搜索
查看 244 回复 0

全域旅游专题:全域旅游的内涵与发展模式解读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0

回帖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016
发表于 2023-10-2 16:30: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导读


“全域旅游”概念自2015年8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来,引起了政界、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一种旅游理念,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2018 年为“美丽中国,全域旅游年”意味着全域旅游将迈上一个历史新台阶。


虽然全域旅游是政府宏观层面的大战略,但它跟区域每个旅游要素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它破除了过去传统景区单打独斗的思维,而向全域皆为景点,旅游产业的思维转变。因此,研究全域旅游,不仅是区域发展的事,对于普通旅游项目投资和运营而言,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全域旅游诞生背景

1、大众化需求呼唤全域旅游

2016 年,我国国内游达44.4 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 次,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可以说全域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


2、经济新常态需要全域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贯通消费与生产领域,促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 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18 个百分点和21 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22个百分点。


3、旅游业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

目前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呈现“五期叠加”的特征。旅游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期:

    一是景点旅游的边际效益下降,旅游产业在新的时期急需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二是出游方式上散客化趋势显著,游客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旅游空间行为出现全域化特征,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三是游客散客化趋势导致了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被削弱,旅游主营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由景点竞争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



二、概念内涵

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不同,全域旅游的“全域”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空间上打破独立景点的“全城”,参与上打破景区工作人员的“全域”,产业上打破旅游单一发展的“全域”。

其中,对全域旅游概念最为官方权威的解读是《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李金早: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李金早局长将全域旅游界定为九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三、全域旅游相关政策

2015年8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研讨会首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


2015年9月《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知》


2016 年5月19 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提出“中国还将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并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


2017 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


政府的重视为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领导保障,并快速推动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项国策,形成了社会参与、全民关注的良好格局。

四、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一)各省市、地方全域旅游经验和模式

1、省市经验和模式

浙江省实行以建设特色小镇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全域旅游实行“挂图作战”。湖南全省打造全域旅游基地。福建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省旅游目的地。贵州打造全域山地旅游目的地。海南实施“点-线- 面”

2、地市经验与模式

桂林实行“两江四湖”全域旅游区创建模式。阿坝州用全域旅游理念重建家园。苏州实行全域旅游生活目的地创建模式。泰州实行全域节事驱动示范区创建模式。张家界以全域旅游理念建设旅游强市。敦化市以“5A级景区引领一区多基地模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3、县区经验与模式

阳朔实行“全域生态+高新业态”全域旅游创建模式。琼海实行“共享田园”全域旅游创建模式。丽水以“两山”理论统领全域旅游建设。济源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都江堰以创建国际旅游名城为导向发展全域旅游。长白山以“统筹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类型

从我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开发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全域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龙头景区带动型、城市全域辐射型、全域景区发展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及产业深度融合型。

发展全域旅游既不能统一一种模式,也不能同步化进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同地域往往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及旅游要素的聚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全域旅游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对全域旅游单位开发模式进行不完全统计可以发现,目前采用龙头景区带动型开发模式的较多,占比达到35%,其次是特色资源驱动型的23%;其中采用产业深度融合模式的较少,这主要与该模式对产业之间的互动要求较高,很多地区对产业要素的整合难以达到集聚效应有关。


五、全域旅游开发区域分布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00家创建单位中,包括海南、宁夏2省(区),91 个市(州),407 个县(市),覆盖全国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国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总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总人口2.5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

从空间上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的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区,与我国旅游热点区域基本吻合。


六、全域旅游创新机制

1、“ 1+3+N”综合体制

其中“1”是旅游发展委员会,“3”是指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155 个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131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77 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221 家,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其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都成立了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91个地市中有60 家成立了旅委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407个县中有80 家成立了旅委,70 家成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旅游业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内容来源:中国旅游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 淄博美食网 1797.cc 上看到的,谢谢!
友情提示:联系时注意广告的可信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