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16 回复 0

千年郑国渠的当代“三变”

[复制链接]

1319

主题

0

回帖

39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65
发表于 2023-4-26 15:01: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千年郑国渠的当代“三变”


郑国渠第六代工程——泾惠渠首枢纽。

3月初,成都平原油菜花铺黄之时,关中的小麦方才恢复生机。千年水利遗产郑国渠,让“善治秦者必治水”有了一个具象化的符号载体。

在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郑国渠多次重修,名称也几经变更,1932年重修后改称泾惠渠,并沿用至今。如今,人们将不同时期的工程统称郑国渠或泾惠渠灌区,它是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最重要的灌溉工程。

一变 工艺之变

古法引水延续的同时,不断采用新工艺维护渠系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船头村,80岁的村民张书生在田地里踱步。他指着村西说:“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竖的郑国渠界碑。”

郑国渠渠首和引水口遗址,就在船头村村尾。

张书生说起郑国渠头头是道,因为他曾担任“管水员”。对于关中农民来说,这是事关农业水利的重要职业。哪家要浇地,哪家要灌水,都由“管水员”负责。

张书生说:“郑国渠现存遗址渠堤大概宽15到20米、高3到5米、长有6公里多,可见当年工程的浩大壮观!”

尽管修建于2200多年前,但郑国渠所体现的水利技术,影响深远。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郑国渠最初修筑时,采用被称之为“横绝”的工程措施,即把小河拦腰截断,使其水流注入郑国渠,既扩大了水源,又增加了灌溉面积。同时,渠道线路设置科学,保证了自流灌溉。

如今,郑国渠已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35.7万亩,正是得益于历代水利工匠在郑国渠基础上,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才使得灌溉面积不断扩大,造福更多关中百姓。

记者在流经船头村的引水渠看到,当地已采用水泥衬砌的新工艺,并在每一块农田之间专门开了出水口和入水口。相比以往的土渠,水泥渠道可以有效地减少水量渗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灌区灌溉系数,节约用水。

二变 管理之变

从“斗长”到管理中心,从大水漫灌到节水灌溉

都在同一灌区,泾阳县桥底镇川流村村民刘忠民对水的见解很“朴素”。一年四季,他只需要在灌溉时期给别人放水浇地,统计用水量,“哪家需要用水,以村组为单位,按小时收费,有水就有饭吃,有水就有收入。”

刘忠民是泾惠渠灌区石桥管理站的斗长。所谓斗长,就是负责灌区渠系斗门管理的岗位。郑国渠历代引泾工程的传统管理方式是:支渠以下设斗门,还有若干退水、泄水设施,每渠每斗设有渠长、斗长。明代时期,渠道管理还分为官渠和民渠,民渠由渠长、斗吏按登记受益面积分派。

如今,郑国渠已“进化”成泾惠渠,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中心,下设15个灌溉管理站、3个水库管理处、1个配水站、1个灌溉试验站。管理机构与基层群众水管组织相结合,共同管理灌区各级渠系。

变的不只是管理模式,还有用水方式。

“以前都是大水漫灌,按亩收费;现在是按量收费,从一亩地多少钱变成了用多少水交多少钱。”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中心原副总工程师李军利说,实行按量收费后,最大的益处是群众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

“为了节水,我们还推行了小畦灌溉,大畦改小畦,把畦块尽可能划分小一点,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李军利说,原来一块地很宽很长,灌溉一次用水量很大,现在把畦改小后,不仅受水均匀,节俭水量,下降灌溉成本,并且还能减少深层渗漏和土肥散失壤结构的损坏,大大改善土地并促增产。

李军利说,目前他们推广的这项新技术不仅适宜自流灌溉、扬水灌溉,更适宜于井灌区,是一项适应性广泛、投工投劳少、节水效果好的技术。

三变 理念之变

景区农区灌区有机一体,重新认识古渠遗产价值

记者从陕西有关部门获得一组数据:泾惠渠灌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为辅,累计生产粮食260多亿公斤;灌区以全陕西省2.4%耕地,产出全省5.8%的粮食,成为陕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冠以“关中粮仓”之美称。

2016年,郑国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陕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申遗其实是一个重新认识郑国渠的起点。郑国渠续建扩灌是一个动态化的进化过程,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快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其次,要制定专门的灌溉工程遗产工程技术标准;第三,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在李军利眼里,灌区还有更重要的价值。他说,只有把水利搞好了,水治好了,才能够治理一方的平安,“陕西旱灾频繁,没有水就没有灌区,没有灌区就没有农业。”他说,水利工程管护是他们重要的工作之一,渠首、渠道、水库、沿渠建筑物都是管护的范围。

“申遗”成功后,郑国渠的保护开发理念也在悄然变化。

2018年,泾阳县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项目支撑、政企合作”的建设思路,将郑国渠景区建设和泾河治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综合起来,实现景区农区灌区三点融合。

针对未来发展,陕西省更是信心满满,计划把郑国渠建成集遗址保护、人文体验、生态休闲、教育科研、中国水利历史全景画卷为一体的国家级天然水利工程博物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李佳雨 苟春 摄影报道

工程档案

引泾灌溉源远流长,最早源于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的郑国渠。郑国渠之后,先后有汉代白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193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建成了位于陕西咸阳、西安境内的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泾惠渠,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的先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